各位社群領袖與活動主辦人,
我相信未來最有影響力的社群,會是那些能夠跨越地域、語言和文化藩籬的社群。這些社群不會受限於單一市場,而是能在全球範圍內分享知識、連結人才,創造價值。
我是布丁,HappyDesigner Community 的創辦人。2024 年我在加州待了 5 個月,這段時間我參加了不少當地的社群活動,也試著舉辦了一些活動。這些經歷讓我看到一個巨大的機會:台灣的科技社群有著獨特的優勢和視角,但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方式把這些優秀的內容推向世界。
目前的問題很明顯:
台灣的活動往往侷限在本地圈子,即使內容再好,能觸及的觀眾還是太少。語言的限制(不是只有中文,就是只有英文)讓活動難以跨越國界。同時,在海外的台灣朋友也缺乏優質的中文活動可以參與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現狀。
我計畫把 HappyDesigner 打造成一個國際級的社群樞紐。這不只是要把台灣優秀的活動推向國際,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雙向的橋樑,讓全球的資源和機會也能在台灣生根。我相信這樣的平台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– 當台北的開發者能輕鬆參與矽谷的討論,當舊金山的創業家能直接和台灣的人才交流,會產生多少新的可能性?
為了確保這個願景能夠實現,我採取了一個簡單但有效的方式:
- 謹慎挑選合作夥伴,採邀請制
- 不收取任何費用,專注於價值創造
- 要求所有成員都認同共同價值,願意互相支援
- 鼓勵跨社群合作,擴大影響力
我希望和以下夥伴合作:
- 科技公司
- 科技社群組織
- 教育機構
- 創作者
- 獨立社群經營者
如果你也對打造一個更開放、更國際化的科技社群生態有興趣,歡迎直接找我聊聊。
-
Q: 個人怎麼加入?
A: 個人會員採邀請制,我會主動聯繫。我的測試用例(test cases):
- 參加過多次 HappyDesigner 社群活動
- 擔任過 HappyDesigner 活動講者
- 樂於分享
- 認同社群
- 參加過早期 HappyDesigner 社群活動
-
Q: 公司/組織不用花錢,那需要做什麼事嗎?
A: 兩件事情
- 協助宣傳列在 https://bit.ly/devevents-tw 的活動。
- 如果貴公司/組織有舉辦活動,請謝絕「贊助商議程」,提升活動品質。註:贊助商是因為他強,邀請他上去演講;而不是他掏錢,即使沒有真材實料,也要逼他上去分享。
-
Q: 什麼樣的活動算是「開發者活動」?
A: 活動應該聚焦在科技、軟體或產品開發方面,包括:研討會、黑客松、社群聚會。目前排除「工作坊」,因為更偏重教學。也排除「職涯成長」類活動。
-
Q: 哪些職稱算是「開發者」?
A: 現代軟體開發是跨領域合作的結果,所以我把這些角色都納入開發者活動的對象:
- XXX Developer
- XXX Engineer
- XXX Designer
- Product XXX
- Program/Project XXX
- Technical Writer